零零看书 > 网游之叱咤三国 > 第二百二十一章 抉择

第二百二十一章 抉择

滕潭乡的战斗,不,或者说招降滕潭乡黄镶军的进程很快就结束了,于是,战天军便再次的获得了272名黄镶军起义士卒,他们很快便成为了战天军中的一员,而乌树以及向邦则被留了下来,带着100名郡国兵士卒以及272名黄镶军降卒,成为了滕潭乡新的守军。

当然,毫无例外的是,就在郭文凯准备再次吩咐众人将城墙之上插满汉军旗帜的时候,郭文凯这才想起来,这滕潭乡的城墙之上本来就都是汉军的旗帜,自己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于是,简单的清点人数之后,众战天军的将士在滕潭乡的到了第一次正式的补给,每个人都可以吃个热乎的饱饭了。虽然在义振乡的时候,大家有补给过少量的粮食与水,但是,这都已经过去了整整2个小时了,连夜的急行军导致人体对营养成分的需求不断的增高,人的身体便更加容易感到饥饿感。所以,在军师杨晓梓的建议下,郭文凯同意让战天军在滕潭乡逗留两刻钟的时间,同时郭文凯还下令立即准备猪肉、稀饭以及馒头,而这些东西必须都是热的,这样可以更快的恢复2将士们力体力,同时,也为马上而来的墨镇攻坚战做好准备。因为郭文凯隐隐的感觉到,前两仗打得都如此顺利,竟然未损一兵一卒,这让郭文凯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很快,在将士们再次听到可以暂时休息两刻钟,并能吃到热乎乎的猪肉,喝道热乎的稀粥以及吃热馒头的时候,大家都有些激动了。虽然身为士兵,相对而言可以比普通的百姓更加容易的吃到荤食,但是猪肉却不是经常可以吃到的,于是,大家便一边吃饭一边简单的交谈之后,便高高兴兴的踏上了再次出征的道路。

滕潭乡的东北面便是墨镇的方向了,大约有不足30里的样子,也就是在凌晨3点半的时候,郭文凯的军队便到达了指定位置。

墨镇位于一座小山脚下,北面为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墨镇便依山而建,建在了山的缓坡之上。东南西三面皆有缓坡,防守之时,可以减弱攻城部队进攻的速度,而骑兵的速度则被尽可能的放低到甚至步卒的速度。骑兵在这里就再也起不到他们丝毫的优势---‘快’,这一骑兵的代名词在这墨镇下,被彻底的抹杀掉了。

再者,虽然看起来,缓缓地小山坡,并不能在平时起到什么特殊的防御作用,但是,只要稍微注意一些的人们便会发现,当自己爬山的时候,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缓坡,都有可能让自己本来充沛的体力有所下降,那换个角度,或者说是换个置身的情况,倘若是这个缓坡出现在了冲锋的部队的正前方,那么很显然它的作用,这个缓坡的作用将会被扩大无限倍。它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冲锋士卒的体力下降,冲锋的速度下降,那么相反的重逢时士卒暴露在敌人视野下,需要冲锋到达城墙下的时间就会更加长,相对应的敌军弓箭手的可攻击次数,就会成倍的增加,而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进攻方士卒成倍的战死以及居高不下的阵亡率。

郭文凯微微一笑,看来这三国时代的屯兵之所,似乎都愿意建在这种地方呀?而且这个地方附近定然是有水源无疑。

30里的高速前进,已经让这些身披重甲的战天军郡国兵有些大汗淋漓了,看了看时间的确有些早了,3:15的时间距离自己想要进攻的时间还有30分钟的差距,于是,郭文凯便让众将士再度的原地休息了起来,顺路愿意的士卒也可以给自己的身体补充一点干粮以及水份。

就在众将领都开始抓紧时间休整,准备进攻的时候,郭文凯则带着太史慈、鞠义、徐盛、孙浩以及杨晓梓摸到了距离墨镇西面城门只有不足50步距离的位置,他们现在需要简单的了解一下敌守军的状况。

从这个距离上来看,郭文凯一行人似乎恰好可以看见敌军仍在巡逻的士卒,城门楼上站着2名定点哨兵,以及少许在城墙各处站岗的士卒。这会儿两个城门楼上的哨兵则站在了一起,小声的交流着什么,是时不时的还发出几声轻笑声。城墙上的小队巡逻兵,则有序的在城墙上巡逻着。而且,西面的城墙上竟然有两队巡逻兵,各六人的样子,并且在30分钟以内,他们也只在这个西面的城墙范围内巡逻。最重要的是,郭文凯发现了坐立在城墙上的守城弩台,竟然仅仅在这西面一侧的城墙上就发现了两个,这让郭文凯的脑袋的确是有些爆炸了。

大约一刻钟之后,郭文凯一行人便重新的回到了军阵之中,一道新的命令便再次的穿了下去:

“众将士听令,原地休整,不得发出任何声响!”

现在,墨镇西面约1000步的距离外,郭文凯与众将领则单独的坐在了一起,他们需要共同想出一个办法,一个减少攻城伤亡的方法。

而就在众人有些愁眉苦脸的时候,一封来自内应的书信则出现了郭文凯的面前:

黄猝而待发,忽增500余众,今搜刮民财已始,目的不详。

郭文凯盯着着几十个文字,看了又看,眉头却越皱越紧,很显然,墨镇的突发情况让郭文凯的确是有些意外了。将密信依次传递了下去之后,郭文凯便独自一人站了起来,仰头看着有些昏暗的天空,马上就要4点了,这个时间段正是人最困乏的时候,倘若是再找不出什么攻城的有效方法,那自己只好原地扎营,等待天亮,等待午后,等待朝廷官军的出现了。

“诸位…”郭文凯尽量压低了声音说道:“城墙上巡逻森严,我们根本就无法悄无声息的接近城墙,而且敌军四面的城墙上竟然还有足足8座守城弩台,杀伤力极大。最后再加上,敌军城内突然出现的黄镶军士卒,这足足1000人的守城队伍,对于攻击方的我们来说,是个出力的大活,而且还是很吃亏的活。

虽然,我相信,只要大家愿意,胜利就一定是属于我们战天军团的,但是,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我需要事先提醒各位一下,现在我们从战天乡带出来的队伍,可以算是我们仅有的、甚至是全部的力量了,倘若我们在此次攻坚战中损失惨重了,那么毫无疑问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但是无法继续在这次的黄镶军反攻战中再立功勋的小方面,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战天乡的发展甚至是战天乡的存亡。

所以,我请诸位慎重考虑一下,一刻钟之后,我们是攻城还是等待时机,请诸位都将自己心中的那个答案告诉我,稍后我们将以投票的方式,决定这个结果,决定这个下一步的我们具体的行动。”

众人都有些诧异的看着郭文凯,搞不明白他的这个举动到底代表着什么,但众人还是没有多询问什么,静静的等待,等待时间的流逝,才能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一票投出去。

一刻钟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还是度过了。投票的结果是不记名的,众将领只需要将自己的意见放到郭文凯身前的一个小布口袋里便可以了,很快结果便由郭文凯统计出来来:全票通过---等!

郭文凯微微一笑似乎是很满意这个结果的样子,而这个时候也已经是早上4点钟的时间了,自己也需要简单的前去休息一下了,要不然今天上午走亲戚的任务,可是会让自己承受不住的。当然,剩下的军务则由鞠义为主将,太史慈与徐盛为副将,杨晓梓为军师,其他将领辅助,确保郭文凯自己不在的这个时间里,一切都是安全的。

就在郭文凯下线准备稍微睡一会儿的时候,一旁的小家伙王长勇竟然也还在继续奋斗着,这让郭文凯多少有些怀念当初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了。

那个时候,自己可以连续两天不睡觉,奋战在电脑前,现在只要一夜,估计自己就得崩溃了。

拍了拍小家伙的肩膀,示意他赶紧睡觉之后,郭文凯便躺下休息了。而就在这个时候,就在郭文凯下线之后的不到一小时的时间之后,在鞠义、杨晓梓的倡导下,众将领们想到了一个小计划,一个有可能产生作用的计划。

而就在这一刻,墨镇的城墙之上,一名哨兵正有些昏昏欲睡的时候,伴着‘砰’地一声撞击声,一只羽箭便毫无征兆的擦着这个幸运的家伙的头盔,狠狠的插在了城门楼上的一根木质的大柱子上。顿时间,让这位有些昏昏欲睡的家伙,彻底的清醒了,而且似乎还有些全身发冷了,而就在他淡定了一下心神,慢慢的走向箭矢的时候,很明显的箭矢上似乎包裹着什么东西,当他极其好奇的打开来观看的时候,一股股冷汗便顺着脸颊一股脑的便流了下来。一个个冷颤之后,他赶忙便转身向城内的军营飞奔而去。

同样的,不仅仅是西城墙上发现了突然从城外射来的羽箭,就连东南两面的城门楼上也发现了同样的书信,当然这肯定就是鞠义他们的杰作了。

就这样,片刻之后的墨镇军营内,墨镇守将王华看着眼前几乎一摸一样的书信,顿时间便一个几股冷汗便浸透了他的衣衫,将自己本来慢慢的睡意,驱赶的早已不见踪影了。

汉军来了,而且先头部队的3000人已经到达了墨镇外的500步的地方了,这是信中所表达的内容。而且信中竟然还极尽其所能的将自家在墨镇镇守的守军数量以及简单的布防情况,都详细的描述了出来。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所谓的官军们竟然提出了一个有些疯狂的要求:立刻放下武器,停止无谓的抵抗,交出墨镇!

“来人呀!”

“末将在!”

“即刻随我前去西城墙一观!”

“是!”

片刻之后,等到王华到达墨镇的西城墙上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快5点了,南方的天这会儿已经开始放亮了,东方的天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丝丝太阳的微光。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王华紧皱的眉头在火把的照耀下已经开始扭曲了起来,但是,还是无法停止继续扭曲的迹象,或者说趋势。因为在城外不足500步的距离上,的确驻扎着一只军队,一只足足至少有2000人的汉军正规军,数十面汉军的旗帜在清晨的微风下凛凛作响,让本来寂静的清晨,颇显得那么不再宁静了。

2000名汉军正规军即使是在正面的攻坚战中,都可以还无疑问的拿下自己的所驻守的墨镇,更何况是在刚刚。凌晨的时刻是人意识最松懈的时刻,只要这些官军们愿意,他们绝对可以已更少的代价,拿下墨镇,但是他们却没有进攻,而是静静地待在城外直到现在,显然他们是在等待大部队的到来,然后一举歼灭他们。王华是这样猜想的。而这又是众战天军将士最希望王华思考的方向。

王华看着城外清晨薄雾中的汉军,顿时间便有数股心虚感直冲到了自己的心房之处,王华知道现在面对自己的出路只有三条了:

第一,率军立即撤退,在趁敌不备的情况下,尽可能快的向黄镶军的腹地撤退。但是,他同样也知道,这时自己将要面对的便是身后2倍于己的追兵,活下来的机率将微乎其微。

第二,立刻向城外的汉军投降。原因很简单,他们已经在书信中说明了,只要自己愿意投降,那么他们将会无条件的接收所有士卒,并且还可以接受他们的家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先头部队似乎是异人的队伍,他们从不滥杀降卒,倘若是投降给正规的官军的话,那么99%的概率便是造反的所有黄镶军士卒---斩立决!

第三:坚守墨镇,为黄镶军献出自己最后的一份力量,当然王华是不会这么傻的。

而冠军也给出了一个时限,一个时辰内必须给出一个结果:

是愿意被招降呢?还是挣扎到底,王华以及墨镇的将士们必须做出一个抉择。一个有可能影响到自己性命的抉择。(未完待续)